8. 用韩愈, 庄子和比斯达的思想出发来考虑AI技术如何影响教育

两位主持人首先用荷兰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比斯达的关于教育目标的思考为依据展开人工智能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的讨论。叶老师用韩愈的名言引出教师的职责,之后用庄子这部著作中孔子与颜回讨论学习的故事,和及齐桓公与做轮子的人的对话引发我们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结合庄子对语言的思考,来进一步讨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所起的作用。



  • 叶老师,橙子Author for 4edu.ai
  • 24/01/2025
  • Education, AI
  • Podcast

第一季,第八集

主持人 叶老师 (Y): 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收听叶老师AI教育这档节目。 
主持人 橙子 (C): 欢迎大家收听我们的节目!

Y:今天这期节目要回到我的老本行,也就是教育。我们两个人一直在聊天谈话的时候一直在思考的就是说,在前面做了这么多集的节目,那么其实我们一直在做的很多的一些思路就是说等于这个ai技术的发展那么他到底对教育的影响是什么?因为我们是前面做到的其实是一个比较有高度的来看待这个技术的发展,那么也讲了,就是说从一个bird view也就是鸟瞰,这样子一个角度来看说这个技术的发展对这个工作或者说职业有什么影响。但是其实对职业的影响跟对教育的影响其实是不能分开讲的。

C: 为什么这样说?

Y: 因为我觉得正是说教育很多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用教育是这个输送人才的一个pipeline,一个通道嘛,你到时候最后教育出来的人才最后还是为了服务工作市场。这个比较流行的这种看法都应该是这样的。至于这个ai技术的发展呢,我们比较方便的一种说法就是ChatGPT作为代表, 但是它只是代表这些大批的生产式的ai,有可能讲他的名字讲比较方便他也比较有名嘛。

C:现在有各种各样的ai出现了,不光是这些ChatGPT啊,还有其他的, 像Gimini,或者是clouda。这些都都挺厉害的。

Y:都是就是generative吧,所谓生成式。那它是文生视频也行,或者是说生成文本也好。那么一个普遍的大家对这个这种生成式的ai的担产生的一种担忧的话,它的发展对教育带来的冲击或者是影响,就是在于它可能就会使这种现行的一种评估的一种体系会失效了,因为现现在的这种评估体系,就说是很多的,比如说大家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里面,或者是说中学教育也好,你带回家去写一些作文啊,或者是说你做一些project作业啊,大家会觉得诶,那我都去用这个生成式的ai就好了,这样子的就是导致下一步的可能就会对这个学术的诚信会产生怀疑:这做的,到底多少的东西,是这个孩子自己做出来的?

C:就是拿他来作弊或者是拿他来带写文章啊等等。

Y:对对对。那么这个其实大家很多的一种担忧那接下来一个担忧,因为其实我们所说的这个高等教育其实就是知识的守门人嘛,大学其实是一个知识的一个守护者,旧有的一个知识的一个守护,他是把这个知识守护了。然后querit,所谓的, 它是一种把这个知识保
护好,然后传授给下一代的一个神圣的一个学术殿堂了。就是这是我们的流行这种popular的一种认知。

C:   一种传统的认知。

Y:对,就是说去培养合格的人才然后走上社会。他的真正的,这种能力也会受到质疑。正是因为技术的发展。那还有就是说,哎,这些所谓的这个教师的职业是否会产生那种质的一种变化,如果都有这种深层次的人工智能了,那你教师你的本身的作用,会不会发生一些变化?甚至更有极端的说,这个教师这个职业是否到最后就会被这个ai技术所取代了。

C:不用去上学了。其实很多时候自己在家可以学一些东西,用ai学啊,或者互联网啊。其实现在实际上在学校里,已经开始有这个。有一些地方,老师就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一下,自己网上去找一下。这都是完全可以的。

Y: 完全可以。我觉得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像一些知识点的传授啊,什么这些完全是学生可以自己去探索,然后老师作为一个引导作用,帮他一起去做这种思考,比如说他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掌握好了没有;帮助他们检查。这种所谓的做一个引导作用。那我就在想啊,我们其实从教育上来说,如果想讨论这个ai啊,如何影响教育。其实我们先需要做的一个思考是,这个教育到底是要做什么目的?因为如果我们大家先不在这个基础上去统一我们的认知,如果这一点的认知不统一不清晰的话,那你如何又去讨论它对它产生的影响呢?因为肯定你是有要出一个结果,那么你才能够说,哎,我知道这个对那个产出的一个结果,有什么一个影响甚至呢?那如果对教育的影响,对教育这个职业的影响,我想跟教育本身,这个目的都是息息相关的。

C:因为知道目标是什么,然后才能确定往这个目标走的这个路径是什么样子的。

Y:可以这么说,那么你就知道自己终极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那你也就知道其实所谓的,无论哪一个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或者是之前的一些多媒体啊,你都是想知道它为教育增加了哪些价值?它的价值是什么?所以说就是我在这方面的思考呢,就非常同意荷兰的一个著名的一个教育理论家,他的名字叫做Gert Biesta,就是比斯达的观点,我觉得他的观点非常的精辟。他就是精辟地概括了教育的三个主要目的。他说啊,那个教育第一个目的是, qualification,也就是说,教育是为学生提供在社会和职场中有效运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包括学术方面和实践方面的教育。就说诶,他通过这方面的这个qualification这个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个人准备他以后在社会当中担任的角色和任务所做的所做的这个准备。

C: 实际上是进入职场的一个qualification是吧?

Y:对,我也是这么思考的。就是所谓的,你有什么资格?你有什么学历你有什么?掌握了什么知识?那比斯达说第二个目的教育的,是社会化,也就是所谓的socialization。他觉得教育的这一方面的目的,就是各人,怎么去融入一个社会,一个文化,或者是一种政治的规范当中。教育的这个目的呢,是帮助学生要理解,去接受一种在某个社会当中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传统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和社会的凝聚力。

C:有点像三观的塑造。

Y:有点像三观的塑造。也就是我们中文当中,所谓的这个三观的这种培养。还有比斯达提出了一个我觉得最有特色的,他指出的一个教育的目的,是主体化。他给了一个名字叫subjectification,他觉得教育的这个目的,其实是要强调个人的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他觉得要通过教育,去鼓励学生去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觉的一个个体,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作为一个独特的,独立的个体,为社会做出贡献。也就是说,他这个主体化这个目的啊,在于培养你个人一个自由,还有个人责任感的一种能力。

C: 就是作为个体的发展是你要融入社会;但是融入社会以后,还是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也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吧。这是第三点。

Y: 是第三个目的,但是我觉得在其实你去看这三点的话,他其实是息息相关的,你作为一个个体去融入社会,你要不失了自己。我们比较流行的说法:你不要是不能够失了,这是一个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你要保持你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然后融入这个社会。所以说,他的这个三个目的,都是息息相关的。

C:这个主体化感觉好像蛮抽象的啊,你要不你展开讲讲?

Y:再再展开讲一下我也觉得当时读到他的这个著作的时候,我觉得诶,其他两点包括资格啊,因为你要培养一个人他有什么能力,有那些技能或者是说培养一个社会化的人都好理解。这个主体化,当时我也觉得非常有意思。主体化的概念,在读了几次之后呢,我觉得体会出来的就是:一个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应该理解,他自己啊,他是一个主体,它是一个自主的一个人,一个个体。它能够在世界上做出他自己的选择,和采取一个符合他个人的行动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教育的背景下,这个主体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去认识到:他需要作为一个个体,它应该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个个体,而不是说老师教了你什么就是什么。老师教了你之后,老师他的作用,就是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认识到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是有批判性思维的一个独立个体而不是说老师今天讲什么,你回去再把他重复出来就是了。那就是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的目的,可以就是通过前面两点那提供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这种素养来支持他的主体化。所以说这三点的话,他就说息息相关,就是这个意思。前面的这些铺垫到最后,其实真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他真的是他能够自己独立的,去思考,去批判性的独立,思考这样子一个个体。

C: 就像我们所说,百年树人。最后这个树这个人,就是像他讲的成为一个主体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这个意思吧?

Y: 对呀,你最后就是说,像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嘛。其实就是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是在教育这样子,比如现在的这样子一个班级授课教育,或者一个比较大的规范,规模里面出来的教育,很多这种主体化,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立人格的一个人,真的是很难的。

C:我估计就是人工智能很难来能够做到的,实际上是作为人特有的一个特性。

Y: 对啊,因为其实到最后他就被涉及到人类自由的一个问题了。那前几天你不是看到新闻当中说琼瑶,这新闻大家都看到了。

C:过去很多人受他的作品影响了。影响了好几代人的一个这种文学作品的一个作家。

Y: 对,很多人的青春当中非常扮演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的这样一个人,一个作家。那他最后选择了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说的极端一点,那你掌握掌控自己的一个生命,自己能够从体面的从生命当中去离开,这其实就是一个(不是说我们在这里宣扬大家都要做这样子一个决定,我只是想举一个例子)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你的做出很多的像这种的抉择,是一个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所做的能够做的,终极的,一种他的autonomy也就是说他的独立性,他的自主性,是不是一种极致吧?应该这么说。那回到我们刚才这个正题那比斯达他其实就是指出啊,因为你毕竟在学校教育当中的时间有限,对吧?从实际的角度来说,你学校你老师就只有这么多学生,这么多的时间嘛,学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那么要实现这三个目的,其实这三个目的他有一种内在的,一种紧张的关系。因为你去分配老师的资源,或者是说学校的资源,老师的时间这其实内在是有一种紧张的一种关系在里面。再拉回来讲到这个人工智能对教育的这种影响,他其实在知识传递,跟技能的培训方面,表现是非常出色的。你不觉得吗?

C: 叶老师,刚才你说了西方学者对教育的一些理解。那么我们东方人所说,师者,所谓传道受业解惑。能不能再给我们讲一讲你自己的看法?

Y:我也有这么也真的也是有思考过。那其实所谓的这个师者所谓传道受业解惑呢,是来自唐代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很多人误以为可能是觉得是孔子说的,因为可能跟老师有关系嘛。那这句话意思就是说,老师啊,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难题的人。那这个韩愈他其实在中国,对中国文学的地位啊,被学术界等同于西方的丹丁和莎士比亚,那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位学者。那他的这句话呢,其实也是非常精辟的。他也是说指出了作为教育者,你要做三件事。那么当中前面这个受业跟解惑。可能比较容易理解。那他还讲到这个传道这个道,其实韩语所说的道呢,应该是被理解为道理,跟思想,包括伦理啊,道德啊,治国啊。这个我想的话可能你也会去说哎,这其实也是三观嘛,是不是?但是我觉得的话这个ai作为当今,其实刚才我们说的,它可能就是一个辅助的一个工具啊。它可能可以受业,就说教授学业;他可能可以解惑,他可以解决难题。但是我觉得传授这个道理,他目前是做不到的。我觉得真的还是需要对一个道理或者是说有三观的传递,还真的是需要人与人的一种沟通,心与心的一种沟通。这个是ai技术,目前为止还是达不到的。Ok,那刚才说到东方的学者,我其实我非常喜欢那还有一个就是东方的其他一个学者,我很喜欢。昨天说起来觉得不怎么搭界,就是庄子。这本著作,我其实有做很多时候在想。因为庄子有讲到,很多关于语言。所以我才会就是有时候想起来,就想想到他那粒去了。

C: 哈,对比我们的ChatGPT, 大语言模型。

Y: 其实庄子他说语言有很多我们人类不能达到的东西。我们好像会说,人类的语言好像是人类区别与其他生物的最重要的一种区别。那现在的,比如说以这种生成式的ai之所以说一下子又火起来了,就是说它懂了人类的自然语言不是吗?

C: 我觉得你这个“懂了”,可能还要加个引号。就比如说哈,我们讲有的东西只能意会,不可以言传就。有些东西,比如说你文字,打个比方吧,如果我是反讽,或者说是比喻,他能不能完全的理解,这个还要打个问号。

Y: 嗯,不是这么想,不是。其实我想得很简单,我想的简单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深层次的人工智,能他们是就是说他的理解,深层的自然的语言文本,就是他后面的逻辑,或许只是一个预测。就是说这个词下面出来再是哪一个词。

C: 就是只能说根据经验,根据他所看到的所有的数据,然后来猜测,你下面一个词是什么。

Y: 对吧?这个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我们前面解释过,前面几集的节目也讲过,它是一种,给他什么训练数据,这些在所有互联网络上,的这些文本,他训练过之后他就一个概率,有多大的概率在你这个词后面再出现会是哪一个词。它是这样子再重新把它所谓的再生成,才叫生成式的ai。那我们就说这个语言,它所用来作为训练数据的这个语言,这些文本对这个生成试ai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吧。但是我就在想,如果用哲学的角度来看,那么这些语言本身不可能达到我们去表达我们人类的全部的认

C:是的。比如说,学语言。现在直接可以跟ai来练。和ChatGPT对话,让他给你纠正一些错误啊什么,都完全可以做到。

Y: 对,你像这就是具体的,一种具象的。我们上一集讲到这种tool set, 真的是可以作为一个工具去帮助大家,怎么有效的去学习, 体验这项技能或者是说去训练,然后把自己, 每一项技能提高,做得更好。但是如果说他在赋能教育的方面,在培养个人的自主性或者说批判性思维这方面,我觉得他的作用是可以辩论的。我觉得,因为像教育如果,刚才回到第三个目的当中,他们似乎目前的发展还不这么上成吧。

C: 我觉得不仅是不擅长。对老师来说,这个都是很难的一个课题。就你怎么来塑造独立的个体,怎么能让他融入社会(比如说就像讲的社会性)。这个对老师的要求也是非常之高的,不是每一个老师经过培训那就能够做到的。

Y:对,这个就是比如说想像我们前一集也在拉回来前一集讲的内容。就是说你怎么去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其实就是软技能方面怎么培训他,而不仅仅是达到了传授他的这个知识啊,培训他的技能啊,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优势是无可否认,比如它可以24小时孜孜不倦地教授知识,不会带任何负面情绪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培训技能。刚才我们也说了。所以最终来看过来的话,他既然达不到这个三个目的当中这些全部的,那么他的作用就可能,目前为止只能够被理解他是一个辅助作用。因为我觉得不能替代教师的所要做的日常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一些判断跟决策啦,对吧?那我觉得这个教育系统现在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是说教育系统,教师这个职业你怎么既利用这个人工智能的优势,然后怎么确保这个教育的核心的这个人文的价值不被忽视。那这是因为这个人工智能技术,它的前景啊,我们现在真的是看不到。它的发展的前景,或许可以说是前途无量。我们人类如果要与是共处的话,那要保证这个技术,为我们所用的话,那么我们人类所拥有的其实我们自己所创造的人文价值啊,对我们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是我们所要保护的。

C: 叶老师,刚才你说了西方学者对教育的一些理解。那么我们东方人所说,师者,所谓传道受业解惑。能不能再给我们讲一讲你自己的看法?

Y:我也有这么也真的也是有思考过。那其实所谓的这个师者所谓传道受业解惑呢,是来自唐代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很多人误以为可能是觉得是孔子说的,因为可能跟老师有关系嘛。那这句话意思就是说,老师啊,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难题的人。那这个韩愈他其实在中国,对中国文学的地位啊,被学术界等同于西方的丹丁和莎士比亚,那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位学者。那他的这句话呢,其实也是非常精辟的。他也是说指出了作为教育者,你要做三件事。那么当中前面这个受业跟解惑。可能比较容易理解。那他还讲到这个传道这个道,其实韩语所说的道呢,应该是被理解为道理,跟思想,包括伦理啊,道德啊,治国啊。这个我想的话可能你也会去说哎,这其实也是三观嘛,是不是?但是我觉得的话这个ai作为当今,其实刚才我们说的,它可能就是一个辅助的一个工具啊。它可能可以受业,就说教授学业;他可能可以解惑,他可以解决难题。但是我觉得传授这个道理,他目前是做不到的。我觉得真的还是需要对一个道理或者是说有三观的传递,还真的是需要人与人的一种沟通,心与心的一种沟通。这个是ai技术,目前为止还是达不到的。Ok,那刚才说到东方的学者,我其实我非常喜欢那还有一个就是东方的其他一个学者,我很喜欢。昨天说起来觉得不怎么搭界,就是庄子。这本著作,我其实有做很多时候在想。因为庄子有讲到,很多关于语言。所以我才会就是有时候想起来,就想想到他那粒去了。

C: 哈,对比我们的ChatGPT, 大语言模型。

Y: 其实庄子他说语言有很多我们人类不能达到的东西。我们好像会说,人类的语言好像是人类区别与其他生物的最重要的一种区别。那现在的,比如说以这种生成式的ai之所以说一下子又火起来了,就是说它懂了人类的自然语言不是吗?

C: 我觉得你这个“懂了”,可能还要加个引号。就比如说哈,我们讲有的东西只能意会,不可以言传就。有些东西,比如说你文字,打个比方吧,如果我是反讽,或者说是比喻,他能不能完全的理解,这个还要打个问号。

Y: 嗯,不是这么想,不是。其实我想得很简单,我想的简单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深层次的人工智,能他们是就是说他的理解,深层的自然的语言文本,就是他后面的逻辑,或许只是一个预测。就是说这个词下面出来再是哪一个词。

C: 就是只能说根据经验,根据他所看到的所有的数据,然后来猜测,你下面一个词是什么。

Y: 对吧?这个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我们前面解释过,前面几集的节目也讲过,它是一种,给他什么训练数据,这些在所有互联网络上,的这些文本,他训练过之后他就一个概率,有多大的概率在你这个词后面再出现会是哪一个词。它是这样子再重新把它所谓的再生成,才叫生成式的ai。那我们就说这个语言,它所用来作为训练数据的这个语言,这些文本对这个生成试ai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吧。但是我就在想,如果用哲学的角度来看,那么这些语言本身不可能达到我们去表达我们人类的全部的认
知。如果它本身这个语言就达不到那样的能力,那么你再拿这个语言去训练大大模型,那其实这个大模型是不是再退一步来说,他也不能够达到我们人类语言所达不到的能力。

C:我大概理解你的意思。就比如说像,叫做什么?1000个人有1000个版本的《哈姆雷特》。就是你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其实是不一样的。你ai,他对文字的理解可能会流于表面,他很难达到一个就像我们讲一个独立的个体了(那他如果有的这个意识),他能不能产生真正的,就是类似于人类这种对文字的理解,或者是对语言的理解,这是很难的一个过程。

Y: 这个是一部分,一方面的思考;那还有一个,就是说,那我就想讲一个比如说我在庄子里面,就我们读到的一个故事,就讲到齐桓公他和一个做轮子的一个工匠他们之间的一个对话。这故事的大意是这样子的: 那个坐轮子这个工匠呢进到这个齐桓公坐在的院子,然后齐桓公在看书,看以前的圣贤的书。做轮子的人就问他,说:哎,那您在看什么?齐桓公说,我在看圣贤的书。这个工匠说:那些写圣贤的书的人,他们还在吗?那你还看这些书做什么呀?这些书只是糟破而已。齐桓公就生气了,他说:你今天要把这句话说清楚,要不然你的命都会没有!那做轮子的人说:哎,那我呀,我自己做的这个活来举个例子吧,我要让这个轮子的做得不紧也不松,我就要用我的手去感觉,用我的心去感受。要问我干活当中有什么诀窍,你是用语言,你没有办法表达的。我可以教我的儿子怎么去做这个轮子,但是这个不太松不太紧,这个诀窍哈,是我没有办法向我儿子解释的。那我儿子只能够通过练习,自己去体会。最终他才能够用自己的方法,去把这个轮子做出来。所以说庄子其实用这个故事的话,就是他想表达,文字是在某种程度上无法表达知识传承过程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诀窍。庄子称它为术。

C: 那你的意思是说,有些语言也是不能够把这个术给讲明白的,需要人自己去体会。那么我就有一个问题,那老师在这个教授这个术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又是怎么样的呢?

Y: 你是想说那如果人都讲不清楚的,还要老师干什么?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只能是说,我觉得的语言有无法达到的一种境界,或者说你要达到的一种目的, 要传授这个知识, 它语言的缺乏性和匮乏性。正是因为语言的匮乏性,你训练这些大语言模型,本身是用文本来训练的,是不是用人的文字拿过来训练?你即使说你整个互联网拿去训练这些生成ai,那本身拿去训练的文本,是不是人写的?那如果这个人他本身的语言有匮乏性,那他写出来的东西,跟他本身的认知当中,是不是还是有距离?就是庄子他指的这个距离。那既然人都无法解释,那你这个机器你怎么能够达到这一点?所以我只想说,从反面的证明:正是即使人都无法达到,才说教育是一个心灵跟心灵的一个碰撞。那心灵心理的碰撞,有心灵的是人呐。所以这更是说,教育需要人,人的这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才完成,机器只能是扶助他的。那还有一个想讲的,就是说现在的ai技术的发展呢,他是需要通过借鉴所有的训练的数据,对吧?他到现在他是需要所有的训练,无论你这个训练数据是目前的互联网上所有的,知识也好,所有其他的也好,这些都是已经创造出来的。已经现有的,或者是经验的部分,对吧?那庄子这本著作,其他还讲到了另外一个故事,他讲到的那个是孔子和他最喜欢的弟子颜回去讨论去学习的一个问题。这个故事当中呢?颜回向孔子请教说:诶,他一版一眼的去学习他的老师,可是总是感觉学习不到位。孔子对颜回说:诶,你啊,你可能注意到了,我所注意到的东西,但是那些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你却总想去寻找
他,好像这些过去的事情还存在一样。就像在一个荒芜的集市上去寻找一匹马。这个故事听上去好像有点玄。其实孔子想说的意思就是说:你学的我,是我过去的孔子,而不是我当下的孔子。他这个故事强调的是一种变化。我们可以把这一点适用在ai的技术上:那训练目前的ai技术,所有的数据都是已经发生。但是我们人类的认知呢,却是有创造性的,是变化的,也就是曲线发展的。所以说这个技术这跟我们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因为我们一个是往前看的,这ai技术目前到现在的为止它还是往后看。也就是说,总结经验,然后做出一定的预测,但是这个预测是建立在经验上,面对,而不是他创造出来的。那好啦,那么我们回到刚才这一集的主题就是说这个回到教育中。那既然语言是苍白无力的,到了某种沟通的某种程度上来说,需用这个。这些过去的这些语言文本训练出的大元模型的作用,我想也需要我们客观的一种考量。但是说了这么多,我们,至少我个人不是想否定大语言模型,或者是其他ai技术赋能教育的作用,而是说目前这个技术它还不能取代人类的教育者。那甚至在可见的未来,我觉得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一些低年级的,一些教育小学教育甚至学前教育。这些老师,他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C: 低年级老师实际上教东西并不是很多。但是教的很多的是,小朋友如何去建立边界感,如何和其他的小朋友相处,如何遵守一些规则,学校的要求的规则。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有点像那个软技能这方面呢,和同学相处啦,和老师相处啦。

Y:就是说对人多的是socialization。对,通过socialization的话,老师教导学生,让他自己有他自我的认知。其实就是在很初步慢慢得培养独立人格的萌芽。这些是低年级老师所做的核心的教育工作。

C:其实是幼儿园老师讲起来。好像对一些学历各方面要求不是很高,但实际上从未来的这个观点来看,反而他们是这个工作的会越来越重要。

Y: 其实也就是说像结合我们前面讲到的低技能的工作他反而是不用担心这个ai技术的冲击。

C:而新高年级老师很可能对他的要求更高。因为像英语老师,那可能教英语这方面,教语法呀,单词啊,这些工作或者是这些任务,是可以用ai来辅助的;那么对其他的一些要求,比如说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或是说语言所承载的一个文化,意识,这些方面的要求会更高一点对吧。

Y: 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吧。那么,我们说了这么多,刚才也说了我们目前的技术不能够取代人类的教育者,特别是初级教育者,但甚至在未来呢,也是不可能的。那可能呢?对高年级的老师或者说高校的老师所要做的教育工作的冲击更大那么我们在下一期的节目当中,就来说说,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现状吧。

C:  最后的新闻。

  • 前1周Open AI频繁的在网络上抓取资料,导致了一些网站瘫痪。前几期我们讲过,现在上互联网上我们用来给人工智能学习的资料已经用的差不多了。所以有研发人工智能的大佬出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
  • 另一个大家可以关注一下的是Deep Seek (深度搜索),这个我们国产 大模型。在2024年底的新版本发布,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扎克伯格也公开发布过惊叹,因为这个开源模型,表现优异,和OpenAI, Llama 3(小扎的Meta公司开发的模型)不相上下,但是训练所用的算力,只有Lama3的1/11。

我们下次节目见!


Biesta, Gert. 2015. Good education in an age of measurement: Ethics, politics, democracy. Routledge.

名人名言

Education is the most powerful weapon which you can use to change the world. - Nelson Mandela
“教育是你能用来改变世界最有力的武器。” - 纳尔逊 . 曼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