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如何引导小朋友使用,与人工智能合作 (低年级)

本期节目,两位主持人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引导小朋友AI协作共同学习。首先,解释了什么是协作。叶老师通过几个实际案例讲解了小朋友与AI协作的具体步骤,与可能性。建议从“三步走策略”来入手:

  • 不要“禁用”,要“共用”
  • 教孩子如何“问得好”
  • 加入人脑环节

最后把使用AI要注意的风险总结成了四个p字母开头的问题:

  1. Prompt Hallucination(内容不靠谱)
  2. Privacy(隐私泄露)
  3. Passive Mindset(过度依赖)
  4. Perspective Confusion(认知混淆)










  • 叶老师,橙子Author for 4edu.ai
  • 27/06/2025
  • Education, AI
  • Podcast

第一季,第14集

Y(叶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我们的节目。在讲了这么多理论以后,这一期的节目我们想聊一聊如何引导我们的小朋友去了解,去使用人工智能。换一句话来说呢,就是说引导我们的小朋友如何和人工智能协作,来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橙子啊,2024年的时候啊,斯坦福大学发布了一项研究,已经有超过48%的北美十岁以下的儿童呢,在没有家长引导的情况下,接触过生成式AI的工具。

C(橙子):这么快!

Y:对啊,而且他们用的最多的不是写作,是用来查问题,设计ppt,问不会的英文单词。。。也就是说,其实啊,他们也是在尝试著用ai来解决学习问题。但是他们的方式,他们使用这个工具的方式不一定正确。

C:那我想问个很基础,但很关键的问题:什么叫“和AI协作”?“让人工智能替我做完xx东西。”算不算是和人工智能协助?

Y:我觉得我的思考的话,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引导的一个关键的一个点。协作的话呢,它是意味著,共同参与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相互去启发,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替代,非常简单的来说就是小孩子,不用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直接复制这个工具导出来的结果就好了。

C:那能不能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

Y:举一个例类比的话,那协作的话呢,比如说,我们现在电动的单车比较多嘛,它有里面一个电瓶,那你你必须要踩,然后他才往前行。当然,你能踩得更快速得达到这个终点。但是如果说替代的话呢,就是你坐在那个电瓶车上,你是坐在后面的人。前面有人其实在替你踩那个车,你就坐在后面,你什么都没有动。可以这样类比一下吧。

C:那我可不可以换个角度说,主要是看目的啦。协作的目的是提升能力,而不是只是单纯的节省时间。这样理解对吗?

Y:我觉得协作的话,有节省时间的部分在里面,但是节省时间不是他的主要的目的。我想如果是能够能力提升以后啊,在达到一定的程度,自然也就能够,所谓的更有效的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话,那你时间上面是省下来了。但是你最初的出发点不应该是说,我现在更快的把这个把这个任务给完成了。这个是出发点的话,那你的出发点就不是提升能力了。在2023年的话,哈佛教育学院也对1300多名的小学生进行了一项跟踪式的实验。就是说,如果是和ai协作写作的小朋友,那么他在半年之后呢,他们写作的分数啊,平均有18%的提升。但是呢,完全依赖于,也就是说,他完全让Ai来替代自己完成这个写作任务的小朋友,他们的写作成绩呢,下降了。其实也不难理解。

C:对,就是说,你如果仅仅是让ai去帮你完成任务,而不是把目标放在自己能力的提升上面,那么你肯定成绩会下降。就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这个和我们刚前面说的协作的目的是一致的。

Y:对。我们刚才说的协作,就是协同操作,它其实是你的帮手。所以说怎么使用这个ai工具其实才是关键吧。

C:哎,那叶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们举几个真实的例子?模拟示范一下如何和AI协作学习?

Y:可以。我是试一下哈。比如说有这样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场景。那么第一个就是真的是在写作文当中。我们刚才前面讲到这个哈佛,就是说对小学生进行了跟踪式的实验。那么用ai工具来和一起协作小朋友写作。比如说一个小朋友五年级的小朋友的话,他想写一篇文章,是我喜欢的动物。正确地和ai一起协作的方式呢,是比如说他自己先列出几个关键词。比如说他,喜欢的动物是什么?然后呢,请这个生成式的ai,帮他写成三种不同风格的开头段落;然后他自己再从这三种不同的风格的段落当中呢,选择一个,然后自己呢,再改写一下这个段落,出来成品。那从效果上来看,这个小朋友在这种和这个ai工具协作的过程当中呢,他表达的方式有更多的提高。况且呢,它还可以看,根据AI写作工具帮他给出的这个三种不同风格的段落,能够学习这些不同风格。在以后的写文章写作的过程当中,就能够有所启发。

C:就是拓展思路,开阔了眼界。

Y:对我想打开思路是一个比较好的一种说法。还有呢,比如说在科学项目的科学项目设计
当中呢,小朋友,他需要做一个关于种子发芽的一个观察的实验。那么他可以把自己需要做这个实验的这个目的,去跟ai去商量。比如说,跟ChatGPT或者是说DeepSeek,我想啊,可以跟他们商量。让这些工具呢,帮他列出不同的变量,比如说光照啊,水分啊。。。那么变量列好以后呢,这小朋友自己去设计一个实验的记录表格。那这样子的话呢,他就其实自己是和这个ai共同去设计这个实验。然后自己去实行。作为一个执行者,然后呢,再把自己的实验记录再一起结合这个不同的变量,他能够自己再做一个反馈。所以的话呢,他就更是一个researcher,他就真的是自己在做这个实验了。这个是科学项目设计方面,我想这样子一个实例。那还有一个呢,就是说,这些生成式的工具,小朋友可以用他们做英语口语练习的一个对手。比如说,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他可以呢,和一个Ai角色,一个给他的对话的一个对手。那每天呢,可以跟他对话几分钟。比如说,让这个对手呢,给他设计不同情景的对话。比如说,在餐厅点餐呐,或者是问天气啊,去购物啊。。。那这样子的话呢,不仅呢,胆子可以练大了,敢于开口说了,那他还积累了大量的生活当中常用的一些表达。这些有代表性的场景的使用吧,我想。

C:听众朋友,我们听了就可以实际操作起来的。

Y:对,我觉得这些是蛮有启发的一些例子吧。

C:那还有一个问题是,叶老师,我们到底要怎么引导小朋友去合理的使用生成式ai呢?因为毕竟现在很多大人自己都没有搞懂。那么我们怎么教孩子去使用呢?

Y:这是一个很好的一个问题。因为真的很多的时候,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作为大人的都说,哎,我都还没有学会使用。你让我怎么教我的孩子使用?但是其实我觉得引导小朋友使用这些ai工具的话,不是要求我们先要成为专家,我想应该是跟孩子一起去使用的,共同去探讨。那么我们做小孩子的引路人。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比较现实的一种操作的方法吧。那我想一般我们可以说,从一个三步走的一个策略来入手吧。那第一部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和小朋友一起去探索,一起去使用,而不是单方面的禁止。让这些工具的话成为家庭学习的伙伴。因为如果家长的反应是你不要用,你要自己写,你一定要自己努力。但是其实你单方面的禁止,只会是让小孩子在我们没有指导,就是我们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偷偷的用。应该想出一些更健康的方式。

C:与其让他偷偷的用,还不如在我们的监督下共同的使用,家长也可以更好地监督小朋友。

Y:对啊。虽然说我们家长很多的时候说:我也不很会使用。但是至少的话,可以说共同的探索。因为毕竟我们的经验要比他们要丰富一点,在一些伦理的判断上面呢,可能比小朋友更周到一点。那比如说可以跟小朋友约好,每一周一起查一个好玩的问题啊,设计一个ai和你一起写的绘本故事啊,比如说做一些ai问答挑战啊。然后呢?这样从这个玩的当中学习,对吧?

C:好像用ai反而可以促进亲子互动了。

Y:我觉得是可以成为促进亲子互动的一个工具。那说好这个第一步就是说不是玩盲目的去禁止的话,那第二步呢,就是要教小朋友如何提问。就是如何问好的问题,而不是没有目的的去问一些问题。

C:我对这部分特别感兴趣。因为我曾经听到一个小朋友直接问:我要考第一名,你怎么能够让我考第一名呢?

Y:对。其实小孩子的话就是说目的性。他知道一个让自己要达到的目的,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如何的去正确地走到最后的这一个目的。当中有许多分开的一些环节,问题要提得具体提得到位。会问问题的这个能力的训练,其实在我们前面很多次都已经讲到这个问题。就是说,让小朋友要训练他如何会提问题。对吧,作为提问,这个学习能力的提高。

C:所以现在从小朋友,小学生开始就可以慢慢的锻炼起来了。

Y:对啊,这些提问的一些三大原则,比如说

  1.  你要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笼统的问题。
  2.  你要去问这个问题的思路,而不是这个问题答案是什么?
  3.  然后你要问一下多样性的。比如说,你给我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不是说你单纯的去给我一个答案。

这个提问的这个能力的提高,这个是又实用,而且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对吧?

C:嗯。你刚才讲的这个三大原则,我要把它直接打印下来,贴到我们家墙上。

Y:三大原则的话,就提问的三大原则,对吧?那刚才我们说家长如何引导小朋友,还有第三步的话呢,就是要加入这个人脑环节。也就是说,这个生成式的ai的工具,它其实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要达到的重终点。
我经常说一句话,就是说,我们使用AI工具要有一个过程,而不是就是说你一次的输入,然后马上就导出这个结果。比如说我们可以这么引导孩子,他要写篇文章,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训训练他的一种思维,就是说:你啊,用了这个工具帮你写作文。那么我们来一起看看他用了哪一些词?你最喜欢他们当中的哪一句?其实就是培养小孩子对这个工具输出的一个成果,去批判性的去思考。比如说去做一个数学题目呢,你让这个ai工具给你做了这个问题,回答了你的这个数学问题,那他的答案你同意吗?那您能不能够想出与他的答案不同的一种思路,你又没有受到启发?给小孩子啊,去练习他如何去批判性地,去思考,然后如何去表达。受到启发,能不能够启发小孩子打开他们的思路。我觉得是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

C:练习小朋友的反思能力,辨别能力,还有表达能力。

Y:对。正是这样子的。

C:好了,那我们刚才聊完了怎么引导小朋友和AI协作。那么大家可能就会问: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风险呐?那如果用的不好,会不会反而越学越糊涂?

Y:我觉得大家这些问题肯定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生成式的Ai作为新的工具,它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呢,就像之前我们聊过这一些问题,就是我们知道,肯定这些工具存在一些我们不能够忽视的风险。特别是对小朋友,小学生,他们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呢,还在初级的发展阶段。那一定需要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要在引导的同时啊,要做好风险的保护工作。那我把这些风险呢,总结成了四个p字母开头的问题。那也顺便呢,我们两个人也给大家聊一下,这个应对的方案。
那第一个呢,就是内容不正确。那所谓内容不正确的话呢?英文是prompt hallucination。那这个P的风险的表现呢,就会是说,ai可能会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一些答案。然后呢,小朋友们没有辨别的能力,然后他就照单全收了。形成了一些误解。

C:对。现在大家都知道AI会产生一些所谓的幻觉嘛。其实他的答案也不是很准确的,或者是是有问题的。比如说你如果问AI:太阳是一个星星吗?那有些ai可能会答:不是。它是一颗行星。小朋友他不知道嘛,他可能会觉得,那这就是正确答案了。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个是明显的,是错误的。所以要教小朋友学会质疑,而不是盲目地相信。可以这样来给小朋友讲:他讲的对吗?我们来查一下别的资料,来看看这个AI的答案对不对。经常这样给小朋友来练习一下,也会帮他提高他的critical thinking,就是批判性思维嘛。

Y:对对,大家或者是对家长啊,老师可以说:ai啊,就像一个爱吹牛的学霸朋友。他有时候说的对,但是有时候说的那不靠谱。大家呢,要学会一个就是二次查证的一个能力。也让大家知道哪一些source,也就是说,哪一些消息的来源是正确的。比如说百科全书啊,学校的课本啊,就是使用这些有效的,可靠的信息来源。不能完全盲目的相信ai。那这个就是第一个,所谓的第一个问题啊。那第二个问题,p开头的privacy就是个人信息的泄漏。那这个风险呢,就表现在我们没有监控小朋友,但是呢,小朋友可能如果自己没有监控的场合里面。在使用这些工具的话,可能在对话当中输入自己的真实姓名啊学校,家庭地址的信息啊。那这些数据呢,可能就会被一些ai的平台被收集了,然后用于训练他们的模型,甚至是第三方的用途。对吧?

C:对!其实这个也不光是小朋友要注意,我们现在都要注意这些问题。就是不要再询问的时候,输入你真实的的个人信息,包括你自己公司或者是家庭的情况。给出这些信息的时候都要很慎重才行。

Y;我觉得是不是,其实保险的情况就是不能输入自己的这些信息?就是ai它虽然是你协作的一个伙伴,但是呢,我们是不认识他的。它是一个工具,一个帮助我们达到我们学习目的的一个工具。你可以跟他在在一起协作,一起去达到一个目的啊。但是呢,他毕竟不是我们的朋友,不是我们的家人,不是我们可以信任的人。

C: 对,这个警惕性还是要有的。

Y:对,对,对。然后呢,第三个问题的话呢,就是,英文说是意思是passive mindset。也就是说,小朋友会形成依赖性。那他们的习惯会说,我一个问题丢过去,然后那个答案就出来了。那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的话,能够让他们这样,其实是不劳而获吧。这样子的话,其实对他们思维能力是会产生弱化的。到最后他就是会缺乏自我表达的这种能力。再加上这个年龄段是生理,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关键期。所以的话,各种能力的训练的话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绝对绝对不能让在这个工具的使用上面,而弱化小孩子能力的锻炼。

C:就是要在使用ai当中来学会知识,而不是让ai替代你学知识。就比如说写作文吧。你不可能让ai写整篇作文。但是你可以呢,请ai提出一个大纲;或者是让ai帮助小朋友来修改已经写好的某些段落;或者呢,可以生成多个选项,让小朋友来自己评判。另外一个还可以固定使用反思环节,就是说,经常问问他今天AI帮你做了些什么呀?那么你从中学会了什么呀?

Y: 也就是所谓的reflection,就是一直在要reflect,要有回头想一下。就是说,让他不单单是学习,而是要学会怎么学。不单单是要让ai如果有效的帮他们达到学习的一些目标,但是你也要看这条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C:对,学会如何学习。

Y:对,正是这样子。那第四个问题呢,就是所谓的perspective confusion,也就是认知的一种混淆。那小朋友的话,他可能在认知上会分不清,到底这ai是人还是机器;或者他觉得ai是什么都懂的,是万能的,是无所不能的。对吧?他如果是跟这个ai去对话,比如说跟他们谈心一样,他把它作为一个谈话的一个partner,一个对手,然后他会跟他说,哎呀,我今天很不舒服,或者是我很生气。那现在的研究也就表明,新一代的ai是越来越能够,顺着我们的话去讲。比如说,你如果说你很伤心;他就会说:哎呀,我懂你。而且他们非常upbeat,就是说,非常积极性的一种回应。他们会安慰你,说:哎呀,是的呀!你如果觉得很frustrated,你觉得很难受,很沮丧,他会说:哎呀,这个反应是正常的呀,什么什么什么。这是不是机器他懂,而是训练机器的人,教会他这种共情的一种反应。但是小朋友他不会懂。

C: 对。对,就是你不能对ai形成这样子的心理上的依赖。这个其实挺危险的。应该用小朋友能够理解的方式说明。比如说,ai像一个超级的词典加故事机。他不懂得情感,他只是在模仿会说话的人。另外呢,还要制定时ai使用的场景的边界。也就是说,规定ai只能用在学习上,只能当你的学习工具;而不能够把它当成你的朋友或者是树洞。引导小朋友的情绪表达,应该找我们人类来做支持,比如说,老师啊,爸爸妈妈啊,心理老师啊等等。这个方面大家要特别注意,虽然它感觉好像很懂人的心理。还有啊,老师和家长可以这样说:Ai像计算器一样厉害。但是呢,他是不会有心情的,他也不会是真正的懂你的。

Y:对呀。我觉得,我们要引导我们的小朋友去用ai工具。那我们不只教会他们如何去用这个技术,我们其实更重要的是啊,要为他们搭建一座有安全感和判断力的桥梁。好了,今天那么先聊到这里。今天我们呢,跟大家聊了一下如何引导小学生去和ai共同协作,也就是用生成式的人工智能工具一起协作。那么下一期的节目呢,我们将把这个年龄段,提升。那么和大家一起聊一下如何引导家中有中学生的家长,如何去引导你们家的中学生去和ai一起协作。

C: 节目的最后,说几个值得关注的新闻:谷歌终于把AI搜索上线了。现在只是在美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才能使用。今年会慢慢扩大范围。希望我们也能很快用上AI的搜索。
普通的生成式AI只能做一件事情,例如写个文章,做个音乐,写代码啊什么的。AI Agent就不一样,它可以把几件事情穿起来,一起完成比较复杂的任务。就比做网站这件事,如果交给AI Agent (AI 代理)来做,那它分析完客户的需求,写完以后代码以后,还会自动测试调试,然后部署到相应的服务器上。一个网站就诞生了。这个领域做的最好的,是最近发布的Manus AI。想自己试一试做网站的朋友们,稍安勿躁,我们尽快出个简短的教程,让大家体会一下自己做网站的乐趣。谈到AI对我们未来生活巨大的影响,被称为AI教父的辛顿,在前两天接受了一个90分钟的访谈,当主持人请他给出对未来工作建议的时候,他直接说:学做水管工吧。也是震惊了很多人。那么我们的下一集呢,顺着这个话题,接着来讨论中学生如何与AI协作,为未来做准备。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节目见。

名人名言

Wisdom…. comes not from age, but from education and learning. - Anton Chekhov
“智慧。。。不来自于年龄,而来自于教育和学习。” - 契诃夫